文件公告
2007年度眉山市青少年工作总结
2007年,全市关工委、共青团、青联、青年企业家协会、少先队、青少年宫等青少年工作组织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按照市委提出的“坚持三个非常,实现四大变样”要求,以“建功十一五,和谐奔小康”为主题,紧紧抓住“项目、创新、实事”三大要素,全力实施青年创业工程、青年和谐工程、青年人才工程、青年基础工程,为眉山发展、社会和谐作出了新的贡献。团市委获市委、市政府8项表彰,获团省委、省级部门13项表彰。
一、青年创业工程助推青年就业创业
全市通过开展就业指导、专业培训、资金扶持等形式,全力推进青年就业创业。一是开展青年就业指导。五•四前夕,团市委领导为武警消防支队50多名团员青年作题为《青年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》报告。市青联邀请市青联副主席、市移动公司总经理吴超等优秀企业家为13所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作就业辅导报告。二是开展就业创业培训。争取团省委重视,推荐仁寿新科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电焊培训项目为“四川省劳务培训品牌”项目,获项目资金12万元,免费培训青年200名。依托12个工业集中区,5个区县青少年宫,3个“四川省青年就业培训基地”,2个青年中心开展厨师、美容美发、电子技术、焊工、电工等8类专业培训16场(次),培训青年1650人,实现就业1052人。3—4月,团市委联合市劳动局在修文镇培训电工、焊工92人,家政服务人员24人。三是为青年创业提供创业担保。全市团队干部为30名青年提供80万元小额担保。青神团县委设立了20万元“德恩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培养基金”,联合青神信用联社出台了《关于为青年创业提供小额贷款的实施意见》,为15名青年提供无息创业基金5.5万元,提供了50万元的贷款担保。
二、青年和谐工程推进和谐眉山建设
坚持开展青少年教育,培养青少年和谐意识。全市开展了“八荣八耻”、“我与祖国共奋进”、“民族精神代代传”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,活动面达95%以上。在团干部中开展了“一生忠诚,一路忠诚”和“共青人精神”大讨论活动。邀请省委党校郭伟副校长为1000名青年讲解“十七大”精神,掀起了青年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。全市中小学团队组织开展了法制、安全、心理教育,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。关工委组建法制宣讲团坚持进学校、进社区开展法制讲座,46所学校3万多名学生受教育。团市委联合市总工会对市级机关35岁以下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、社会认识等进行调查,市委书记蒋仁富8月30日在《关于市级青年干部职工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》上批示:这件事很有意义,同意建议意见。
组织青年文体活动,倡导健康文化主旋律。团市委从元月份起,每月第二、第三个星期五全天,组织38个市直机关、企业、区县、学校,27个市级“青年文明号”单位400多名干部职工开展“眉山市青年乒乓球联赛”、“眉山市青年文明号单位乒乓球联赛”,在青年中倡导了健康生活方式。在全市举办了“眉山市关爱留守学生大型义演”、“省青联关爱眉山留守学生中秋慰问活动”、“捐资助学•义乌在行动大型义演”等三次大型公益演出,倡导和谐文化主旋律。各区、县利用“五四”、“六一”等重大节日,开展文体活动,参与群众10多万人。仁寿县举办了“电视舞蹈大赛”、“校园歌手大赛”。东坡区举办了“第三届乡村青年文化节”、“青少年走进社区文艺演出”、“庆六一•青少年游园活动”。彭山县举行了“寻找美丽中华”、“少儿才艺展示”。洪雅县关工委文艺宣传队进入学校举办革命文艺演出10余次,观众达6000多人。青神县举办了廉政书画展和青少年禁毒教育。
关爱特殊青少年,促进各类青少年健康成长。一是关[FS:PAGE]爱农村“留守学生”。全市扎实开展“惠民行动—关爱留守学生工作”,募集资金40多万元,价值近20万元的物资,在全市63个乡镇建立“留守学生之家”,组建了315支志愿者队伍,惠及14300多名“留守学生”。二是关爱“贫困青少年”。团市委全年发放资金103万元,救助贫困青少年1349人。其中陈志忠、禾森电力、启明星、林建国等基金72.66万元,救助贫困青少年1144人,重病和残疾青少年12名;争取上级基金30.34万元,救助青少年205人。区县自筹资金36.5311万元,救助学生1557人。三是市关工委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、心理、安全状况进行调查,形成了《关于单亲家庭子女的调研报告》,引起多方关注。
关注民生,努力为群众办实事。争取市交通局、市规划建设局投资41.8万元,为龙正高中校修建了一条长600米,宽7.2米的水泥路,解决了1000名师生行路难的问题。争取市青企协副会长苏旭燕支持,香港企业家黄毓彬先生捐资5万美元,在仁寿金顺学校新修了6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2000平方米的操场。六•一前夕,团市委接受了中国会所及香港企业家叶福章先生的33.6万元捐赠,将修建“仁寿分水希望学校”。建立了市、区(县)、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四级青少年服务窗口,接受青少年求助172件,发放救助金26万元。团市委在春节、五四、元旦等节日期间,带着价值7000元的礼品和现金慰问青年工人、农民60多人。
开展志愿活动,倡导文明新风。派遣青年志愿者50余人次,先后参与了全省华人华侨眉山现场会、全省环保工作现场会、中国•眉山东坡国际文化节等志愿服务,充分展示了眉山青年的良好形象。 7月下旬,我市新接收来自全国16省市的大学生志愿者84人。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“网吧监督”、“手拉手”爱心助学、“留守学生关爱行动”等活动。暑假期间,西南农业大学、西南民族大学、广东大学等23所高校的560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眉山乡村、企业开展农技、教育、法律等服务,救助贫困青少年320多人。全年300多支老年、青年志愿者队伍,8万多名志愿者参加了社会公益活动。
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。建立了市、县(区)关工委、团委、青年中心、少工委综治工作责任体系。联合市综治办、市司法局等单位成立了“为了明天—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”领导小组,制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实施“为了明天—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”的意见》,构建了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相结合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。召开了“眉山青年参与东坡区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动员暨培训大会”,选聘青少年维权志愿者50人,表彰市级“优秀青少年维权岗”35个,确定眉山一小等10个少先队大队为“青少年自我保护监察分队”。完善了“12355”青少年维权热线平台,招募了9名青年志愿者24小时从事法律、心理、卫生等方面咨询,为231名青年解决了困惑。划拨2万元基金,救助22名贫困服刑人员子女和100名贫困汉源移民子女。六一前夕,组织服刑人员与子女见面,促进了双向教育。大力加强东坡区青少年咨询中心建设,接待青少年及家长800多人次。
三、青年人才工程促进青年成长成才
青年联合会在创新中发展。一是青联成功换届。9月底,市青联二届一次全委会成功举行。市委常委吴小可主持会议,市委书记蒋仁富、市长李静出席会议,李静市长作了重要讲话。会议选举了新一届青联领导班子,为眉山发展聚集了大批青年人才。二是坚持举办专家讲座。市青联邀请成都大学张婷旺教授、四川大学朱方明教授讲授了《公务礼仪》、《现代企业制度》,提高委员素质。三是加强队伍建设。建立委员登记制、公开招募制,拓宽委员吸引渠道。青联大会讨论通过了《眉山市青年联合会工作制度》[FS:PAGE],青联工作更加规范、科学。
青年文明号工作有了新进展。7—8月,对全市150多家市级青年文明号进行检查。11月,成立了市青年文明号联席会议,吸收会员单位110个,选举产生了会长、副会长、常委单位。联席会议的成立,创新了青年文明号管理机制,进一步调动了基层单位的创建积极性。全市评选表彰10个市级十佳青年文明号,10名十佳青年岗位能手,新增市级青年文明号18个,青年岗位能手22名。青年文明号成为共青团联系、服务基层青年、培养青年人才、服务软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。
青年工作典型不断推出。经团市委推报的陈志忠同志被评为“四川十大杰出青年”,夏春生同志被评为“四川十大杰出青年经济人物”,苏旭燕同志被评为“四川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”,丁文君同志被评为“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”,仁寿团县委被评为“全国团建先进县”,余德槐同志被评为“全国十五期间家庭教育先进个人”。牟群慧等23名同志获省级部门表彰。
四、青年基础工程得到加强
青少年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。市委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,为市关工委办公室配备了1名专职工作人员,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。依据目标任务,彭山、青神、丹棱充实了县关工委领导班子,六区县增加了工作经费,乡镇、村(社区)、学校建立了关工委组织,全市关工委组织达1947个。团市委向市委呈报了《关于全市基层团组织薄弱情况的报告》,受到市委重视,纳入了全市作风整顿建设的内容。团市委下发了《关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若干问题的决议》,进一步明确了全市共青团工作思路、工作方法、工作要求。6—7月,市关工委、团市委组织了区、县大调研,并对调研情况进行了客观总结,进一步找到了差距,制定了今后工作措施。11月,组织区县、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和市直机关的120名基层团干部在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7天的业务培训。全市5个基层团委被评为“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”。
加强阵地建设,青少年工作条件改善。争取团中央、团省委支持,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获50万元设备资金。争取团省委、省财政厅支持,仁寿青少年宫180万项目资金已到位,建设工作正有序进行。联合移动公司,投资3万元,在彭山建成青年中心1个,吸收会员单位12个,形成了服务青年的新型网络。开通眉山青年网,加强了工作宣传和信息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