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动态
共建驻外“青春磁场” 传递青年正能量
东坡区外出务工青年约有4万余人,主要分布在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福建、浙江、西藏等地。近年来,为凝聚、服务外出务工青年,团东坡区委积极探索以乡情亲情团情为纽带的“派驻型团工委”团建新模式,把驻外团组织建成外出务工青年的“青春磁场”,使务工青年“离乡不离团、流动不流失”,增强“为驻地做贡献、为家乡添光彩”的责任感。截止目前,全区已建立各类驻外团组织39个,覆盖青年、团员2万余人。我们的做法主要是:
一、 以服务青年为宗旨,整合资源,拓展团建新领域。
(一)深入开展调查摸底。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”。团区委汇同区劳动保障局、乡镇团委深入乡镇开展农村青年调研走访,与村组干部、村代表、留守学生等面对面交谈320人次,为建团统一思想、寻找突破口打牢了基础。
(二)积极争取党政支持。积极争取区委对共青团的领导和重视,落实区级团委项目工作经费不低于30万元,其中“关爱在外务工青年及留守儿童”活动经费6万元,落实每个乡镇团委专项经费2万元。
(三)整合资源创新建团模式。一是依托党建建团,在党组织健全的东坡区驻西藏流动党支部建立驻外团组织,落实“有外出务工团员数3人以上的应建立团组织”的工作要求。二是依托商会建团,借助眉山驻北京、浙江、福建商会联系外出务工青年建立团组织。三是依托市级驻外组织建团,依托眉山驻浙江、广东、上海、福建、江苏、重庆等6地的外派招商引资局,建立东坡区驻杭州品汉集团、驻杭州招商引资局团工委。四是依托青年兴趣建团。打破公司地域限制,以创业、交友等兴趣建团,在广东、福建、成都等地驻外团组织积极组建篮球俱乐部、青年歌友会、骑游队等社团。
二、以乡情亲情团情为纽带,凝聚青年,推动内外团建双向联动。
服务外出务工青年,必须关心青年成长、了解青年需求、解决青年后顾之忧。我们通过建立“驻地团组织”与“家乡团组织”双向联动机制,充分调动驻地团组织的内动力,实现驻外团建凝聚、引导和服务的职能。
(一)承办“四川省关爱农民工子女”网络春晚活动。为解外出务工青年和留守儿童思念之苦,组织东坡区驻北京眉州东坡酒楼团(工)委成功承办了“四川省关爱农民工子女”网络春晚。在全国首次采取网络视频双向直播的方式,将北京眉州东坡酒楼春晚主会场与眉山分会场相连,通过视频对话、节目互动和网上拜年的形式,让三年未见父母的留守儿童以网络直播形式同在外的爸爸妈妈对话,为爸爸妈妈表演他们精心准备的节目,搭建亲情交流的桥梁,实现了务工青年输出地与输入地关爱活动的有效对接。此次关爱活动举办后在团内引起较好反响。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、团省委书记张彤、市委书记李静先后看望慰问我区外出务工青年,并对我区驻外工作给予充分肯定。
(二)开展“青春暖心”行动。成立了眉山籍驻成都团工委顾问团,为在蓉城的眉籍青年提供法律咨询、权益维护、知识技能培训。建立务工青年家属联系卡,开展“三个一”联系活动,即团组织每月把活动通过彩信发给亲人;每季度把青年工作生活照片传给亲人;每年把青年的年度表现寄给亲人。驻广东团工委书记张凯借助团工委的工作力量,向在外务工青年募集关爱资金23万元回馈家乡,为东坡区7所偏远贫困小学建立“共青团快乐图书室”、“快乐体育室”。通过开展“青春暖心”活动,让外出务工青年感受到了自身也是被人需要的,真切感受到“普通的一名打工者仔也可以有所作为”、“我在外打工也可以为家乡添光彩”,提升了农民青年的思想品格。
(三)组织开展“青年创业”活动。成都团(工)委的企业员工开展了以争当技术能手、争当致富标兵、争当敬业员工“三争”活动,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创先争优。杭州高端青年开展“青年创业”论坛,将青年创业的上游产品与下游产品进行对接,寻找合作伙伴,磋商抱团发展。成都团(工)委书记张超说:“通过开展‘青年创业’活动,增强了原来公司在员工心里的地位和份量,增加了党团组织的凝聚力,激发了青年员工干事的激情,有了团组织感觉就是不一样。”
(四)组织开展外出务工子女关爱行动。外出务工青年独自在外,而千里之外的家乡,老人和孩子是他们的永远的牵挂。为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,我们通过“三位一体”的工作模式,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,突出留守学生“暑期夏令营”和“快乐学校”两个载体,重点开展了三项活动。一是开展“农民工子女夏令营”活动”。我们在与北京眉州东坡酒楼务工青年的对接交谈时,了解到一部分30多岁的青年在家乡生完小孩后,急着赚钱养家,毅然外出务工,有的为了节约钱,已有三年没与孩子见面了。为解他们的相思之苦,在省、市团委的关心支持下,我们特别选拔了30余名品学兼优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赴京探望父母、享受亲情。二是开展留守儿童真情“1+1”活动。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里小孩互换生活,互相激励成长,我们开展了东坡区“留守儿童真情1+1”关爱行动,组织30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同龄儿童结对,互换生活,让农村留守儿童到城里免费吃住一周,学习绘画、舞蹈、抬拳道等,让城市学生到农村体验一次农村生活。三是开展农村隔代教育“祖辈学堂”。为解决外出青年不在家,子女教育缺失等问题,我们在多悦镇、永寿镇开设“祖辈学堂”,传授 986名外出务工青年子女祖辈如何引导和教育留守学生。
三、以机制建设为保障,严格管理,夯实基础促发展。
一是建立对团组织的激励机制。争取区委对驻外团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,把农民工团建工作纳入与流动党组织建设同步规划考核,将驻外团建纳入同级团组织评选表彰和奖励。每两年以区委、区政府的名义表彰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,其中驻外团组织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额不少于四分之一;在区委、区政府表彰的“建功东坡十佳青年”中将驻外党团建的先进青年同时纳入推荐和评选范围;对成绩突出的外出务工青年推荐为区政协委员、区人大代表、区青联常委、团区委常委。
二是建立驻外青年的福利机制。积极帮助驻西藏团(工)委争取工作经费,积极探索为务工人员(团员)办理免费体检、购买一份意外保险、赠送一张回乡火车票等,开展在家团组织与在西藏务工青年子女帮扶结对活动。
三是建立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优惠机制。积极为有意向返乡创业青年农民工提供担保贷款、招商引资、培训等方面优惠政策。对资金充裕拟回乡投资建厂的外出创业青年,优先在经济开发区选址,并在土地价格、行政性规费、标准化厂房补贴、企业所得税等方面予以补贴和奖励。